早上看书突然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我的潜意识里对成功学的书,一直有一套非常具体的定义:片面,武断,经不起推敲,误导性强且不负责任,目标读者几乎总是失意的人,甚至极端一点,是无头苍蝇一般的失败者们。所以一直以来都很抵触这类的书,每次逛书店经过相关的区域,都会快步走过,连看都不太会看书架上的内容。
可是,我明明一本都没读过,而我接触到的人里,某些人确实拥有一两本这样的书,却也不尽然是前面所形容的那类“目标读者”。
这种毫无根据的偏见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包括现在正在读的《思考,快与慢》,它从封面,到标题,再到宣传语,都是我的认知里典型的“成功学”——有传授“思维公式”之嫌。可是目前读了大半本,它显然不符合我对“成功学”的成见。这是一本涵盖了丰富的案例的心理学著作,一本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汇报。
可是,哪怕我摆正了对它内容的看法,却依然耻于谈论它,就像不想和任何一本“成功学”“畅销书”扯上关系一样。
问题来了,这本书,和我没有翻开过的“成功学”的书,内容专业程度上是否类似?是书籍的装帧和宣传,给我了误导,它本来其实只是一本入门读物或者心理学通俗读物;还是说它就是我所以为的“成功学”中的一本?
我是不是要真的去找几本成功学来读读,看我自己所看不起的作品里到底都写了个啥?
看完后会不会想把自己眼睛挖出来?或者想把正要翻开第一页时的自己的头打烂?
好好笑。一直在理直气壮地看不起一个自己根本没接触过的东西。😐
成功学不过是给自己打鸡血督促自己成为一个自认为有前途的社畜罢了
真正要理解世界需要的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理性的思辨。
赞Liked by 1 person